二十四节气说安全 | 秋分到!这份超全安全指南助你“稳过秋”
此后气温骤降,昼夜温差超10℃,降水锐减、空气干燥,“秋燥”与“温差”成两大安全隐患。别慌,这份秋分安全指南请收好!
此后气温骤降,昼夜温差超10℃,降水锐减、空气干燥,“秋燥”与“温差”成两大安全隐患。别慌,这份秋分安全指南请收好!
近日,杭州的张女士一家三口,在家中关闭门窗烤肉时,突感身体不适,一家人立即前往就近的医院就诊。经检查,三人均被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,所幸就医及时,目前张女士一家人并无大碍。
后经燃气公司检查,张女士家的燃气没有泄漏,真正的“凶手”竟是灶具上安装的聚能环。由于张女士家安装的聚能环与煤气灶不匹配,使用时堵塞了氧气进气通道,导致煤气燃烧不充分,产生大量一氧化碳造成中毒。
“聚拢火焰,节省燃气”“锯齿防滑,炒菜不滑锅”“搪瓷工艺,耐锈耐腐蚀”……看到这样的广告,不少人心动下单,将这款所谓的“厨房神器”——聚火罩(也称“防风罩”“聚能环”)买回了家。
一个几块钱的金属圈,竟然能让厨房变成致命陷阱,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发生在现实中的血泪教训。
近日,张女士在安装了厨房神器“聚能环”的灶具上烤肉,加上关闭了门窗导致通风不畅,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。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秋意渐浓情更长白露凉风一夜降,露水凝秋光今天,我们迎来秋季的第三个节气——白露。“白露秋风夜,一夜凉一夜”天气逐渐转凉,昼夜温差加大安全风险也随之变化无论是居家生活、农忙收获还是日常出行都要把安全放在心上!一、昼夜温差超10℃,谨防感冒及时添
近日,一则令人揪心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:某地一对母女在搬入新家后,因点燃炭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,被紧急送医抢救。这起看似平常的生活意外,却暴露出冬季取暖安全知识的严重缺失,也为我们敲响了居家安全的警钟。事发当日,这对母女刚完成新居搬迁。由于正值初秋,天气转
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,2月1日凌晨,医院陆续来了三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,这些患者分别来自三个家庭,总共有9个人,其中成人6人、儿童3人,多数中毒程度较轻。他们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都是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中毒 。
齐鲁网·闪电新闻8月8日讯冬季取暖注意通风,谨防一氧化碳中毒。发生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,应立即打开门窗,把中毒者转移到室外通风处,保持呼吸道通畅,注意保暖;同时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呼救。
近日,浙江台州3名女子在密闭房间开空调食用炭火烤鱼,4小时后全部昏迷,家人紧急将3人送医抢救。据其中一名患者的女儿描述,事发前其母亲与两位阿姨在客厅开着空调吃炭火烤鱼,空调冷风呼呼吹着,炭盆火星噼啪作响,两位阿姨先晕倒,母亲也随之昏迷。
接受主持人采访时,游本昌自曝:“今年年初,差不多死过一次了,结果又活过来了。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,第一个活动,就是与《济公》(剧组)的老朋友见面,太高兴、太幸福了!”
根据村民的透露,这五人均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,可网友们得知经过后,却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,或许这家人的死亡早在预料之中!
一氧化碳中毒通常发生在冬季?不,它在炎热的夏季也时有发生。最近,一对河南郑州的老两口,在中午煮粽子三个小时没开抽油烟机,窗户开得小,厨房门也没关,导致一氧化碳中毒。
剧情梗概初春寒夜里,某小餐馆内煤炉火锅蒸腾着热气,却因通风扇停转、窗户紧闭,煤炉烟气渐渐弥漫。客人们陆续出现头晕、乏力等异常,老板紧急砸窗换气才化解危机。这场惊险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,揭开了辖区餐饮安全隐患的一角,请看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促推整治餐饮企业安全隐患!
11日6时50分,黑河边境管理支队爱辉边境派出所接到一起紧急求助电话,辖区居民王某虚弱地报警称自己可能一氧化碳中毒。接到救助后,派出所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,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救援。
进入冬季,取暖设备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,人们在使用煤炉、燃气、炭火时,均有可能接触到一氧化碳。为进一步提高自防自救能力,防范一氧化碳中毒,做好取暖安全工作,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温馨提醒大家,在享受温暖的同时,也要时刻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。
随着冬季来临,因取暖等原因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进入高发期,为提高群众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意识,有效预防此类事故,近日,记者来到日照市中医医院了解情况。
受冷空气影响,深圳福田国家基本气象站11月20日记录到五天滑动平均气温为21.4℃,达到了气候学的入秋标准(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≤22℃),从这5天中挑选首个日平均气温≤22℃的日期为入秋日,因此深圳已于11月19日正式入秋。
入冬以来,气温降低,因烧煤取暖等原因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也进入高发期。近期,延吉市急救中心接到多起一氧化碳中毒的求救电话,在此,该中心提醒广大市民,在防寒保暖的同时,千万要警惕一氧化碳这个“隐形杀手”。